繁花满地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大明第一贪官 > 第270章朱元璋又软了,大明的黑白无常,奉旨索叶大人的命

第270章朱元璋又软了,大明的黑白无常,奉旨索叶大人的命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最新网址:bixiashenghua第270章朱元璋又软了,大明的黑白无常,奉旨索叶大人的命!

朱元璋那突然如鹰似隼的目光里,胡惟庸只是恭敬有加的站在那里。

不论是他的面部表情,还是他的语气动作,都非常的公平公正,完全不带一丝的私人情感。

就好像他胡惟庸来到这里,只是为了汇报验税结果,至于他叶青是奖是罚,都与他胡惟庸没有一点关系。

他叶青是连升三级也好,是千刀万剐也罢,都与他胡惟庸无关!

但朱元璋却知道,一定是叶青连升三级胡相哭,千刀万剐胡相笑!

也正因如此,他才更希望这句除农税以外,均为第二名的十倍以上的意思,是雁门县的农税,远不止第二名的十倍。

可他却在此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,总觉得这真正的结果,是另一个他不希望的结果。

想到这里,朱元璋的余光就瞟向了雁门县的方向,目光犀利无比不说,还有了那么一丝专用于叶青的‘威胁’之色。

下一瞬,他也用完全不带死人情感,只是公事公办的眼神看向胡惟庸道:“那他雁门县的农税,比第二名多多少?”

胡惟庸只是严谨回道:“启奏陛下,雁门县的农税钱钞,比第二名多二百五十贯钱,粮食实物比第二名多二百五十斤。”

“非常的巧合,不论是钱钞还是实物,都比第二名多了一个‘二百五’!”

听到这里,朱元璋那只背在背后的手,已经握紧了拳头。

与此同时,他整个人也僵硬在了那里。

如果不是因为他不想让胡惟庸,从他的反应看出他的真实想法,他早就火冒三丈了。

要知道对于这么一个农业大国来说,农税就是国本中的国本,所以在考察雁门县的农业之时,他朱元璋下的功夫和花的时间,都比考察工商业多得多。

也因此,他自己都能算出来雁门县大概的粮食产量!

雁门县拥有可耕作用地四十万亩,但由于人手问题,只插秧种植十万亩,其中大多是平原沃土,只有小部分是山地梯田。

再加上本次种植的是他叶青研制出来的新稻种,亩产可达六七百斤,平原沃土最高亩产可超七百斤,梯田亩产在五百斤以上。

就算平均亩产六百斤,十万亩地也有六千万斤的总产量!

一石为一百五十斤,那也是整整四十万石粮食!

大明农税为一百上五,也就是说这四十万石粮食,需要交两万石的税,而这两万石的税之中,又有两成可以用钱钞抵扣。

也就是说,雁门县需要上缴的农税为一万六千石粮食,以及四千石粮食等价的钱钞。

当然,不用钱钞抵扣,全部上缴实物最好!

就这还是按照大明税法该交的税,但税法之外还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

什么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?

那就是雁门县的粮食年产既然高达四十万石,就该为了国家自觉多上税才对!

多上多少税合适?

除了本县需求与农户基本自留之外,多余的全部上缴给朝廷就非常合适了!

可就是这么一个粮食年产高达四十万石的县,上缴的农税竟然只比第二名多了两个‘二百五’?

傻子都看得出来,他叶青不仅没有为了大明着想,自觉给朝廷多上税,甚至连基本的税法都没有遵守!

朱元璋依旧只是用余光看向雁门县的方向,但眼神已经锋利如刀了。

“你可真争气啊!”

“你还真敢干这种皇帝生气,宰相高兴的事情?”

“还粮食比第二名多二百五十斤,钱钞比第二名多二百五十贯?”

“咱记得,咱的劳改工钱也是二百五十文,你就这么喜欢‘二百五’?”

“好,那咱就赐你凌迟处死,剐你二百五十刀再死!”

就在朱元璋暗自发狠之时,依旧在下方恭敬无比的胡惟庸,也是用余光偷瞄了此刻的朱元璋一眼。

“陛下啊!”

“心里有火就发出来,别在臣面前强作镇定了。”

“今天陛下不当着臣的面发他叶青的火,就对不起臣亲自去码头当记账先生了。”

想到这里,他准备再告诉朱元璋一个更加让人惊骇的消息。

其实把他们淮西勋贵当个屁的人,不只是雁门县知县叶青,可以说太原府辖下的所有县官,甚至是太原府知府柳文成,都不把他们当回事。

只是他们不像叶青这样毫无情商,更不敢像叶青这样回信‘你算个屁’之类的话。

虚与委蛇这一套,他们做得还是很不错的!

尤其是太原知府柳文成,简直就是虚与委蛇的高手!

总之就是一句话,他们‘淮西集团’的势力不仅进不了雁门县,还进不了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